純水設備鹽透過率和產水流量增加 , 但進水和濃水之間的壓力差正常。
有機物污染:
鑒別手段:1. 拆開純水設備的膜組件 ( 壓力容器 ), 查看反滲透膜元件進水端污染癥狀;2. 對原水及濃水進行水質分析。
解決方案:1. 選擇堿性清洗液對系統進行清洗;2. 改善系統預處理工藝。
開始鹽透過率不變 , 甚至還會有所降低 , 在運行一段時間后系統鹽透過率開始持續增加 , 并伴隨著進水和濃水之間的壓差增大和系統產水量降低。
生物污染:
鑒別手段:1. 拆開膜組件查看膜元件進水端污染癥狀;2. 分析反滲透純水設備系統濃水和產品水生物及細菌指標。
解決方案:1. 首先用堿性清洗液進行第 1 次清晰 , 然后再用被允許使用的殺菌清洗劑配 ;2. 制清洗液清洗膜系統;3. 改善系統預處理工藝。
鹽透過率高,產水量滿意,甚至稍高 , 每段壓力差較大
設計或運行操作不合理 , 引起反滲透系統的過分濃度差極化:
鑒別手段:
1. 校核反滲透純水設備系統濃淡水比例和運行回收率;
2. 檢查反滲透純水設備中的壓力容器及壓力管道固定是否合適 , 壓力容器是否發生翹曲或變形;
3. 檢查純水設備的膜元件的 U 型濃水密封圈。
解決方案:1. 加大反滲透濃水的運行流量 , 降低反滲透系統水回收率;2. 更換已損壞的反滲透膜元件上的 U 型密封圈;3. 改善配管固定方式。
鹽透過率增大 , 產水流量加大 , 壓力差降低。
膜表面被給水的顆粒物質或系統產生濃差極化而生成的無機鹽結垢晶體劃傷:
鑒別手段:1. 顆粒污染物;2. 分析最后 1 段無機鹽垢污 , 校核濃水 LSI 值 , 測試難溶物的溶度積數值。
解決方案:1. 改善預處理系統;2. 調整系統水回收率;3. 選擇使用更有效的阻垢劑 / 分散劑 RO 系統的第一段產水量降低,則存在顆粒類污染物的沉積。
鹽透過率高 , 產水量滿意或稍高 . 每段之間的壓力差基本不變。